再过一个多月,香港中文大学的礼堂里,82岁的许冠文会第三次穿上博士袍——这是他今年拿到的第二个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,距离6月从香港恒生大学接过同款证书,不过半年。对这位陪几代人笑过的“喜剧老炮儿来说,“一年双博士”不是“突击达标”,更像人生给“认真活过的人”的额外勋章。

但比“拿奖”更让人记住的,是去年他坐在沙发上的“生死坦白”:“我跟家人说死后火葬,骨灰撒去西贡大海。我从小在那钓鱼,哪天变成鱼食,也算回了老地方。”说这话时他戴着圆框眼镜,语气像聊“明天去喝早茶”一样轻松,连旁边的记者都愣了——那个曾经在《半斤八两》里抠门到“一毛钱掰两半花”的老板,怎么把生死看得比谁都淡?

许冠文的人生剧本,从来都是“笑着翻页”。1971年进无线当《双星报喜》主持人时,他还是个“只会讲冷笑话的新人”;次年被李翰祥挑中演《大军阀》,第一次拍电影就把“军阀”演得又坏又搞笑;1974年开始自编自导自演,五年里拿了五次香港年度票房冠军,三次打破华语电影票房纪录,连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“最佳男主角”都被他收入囊中——那时候的他,是观众眼里“把快乐卖成票房”的“喜剧财神”。

82岁影帝许冠文一年获2个博士学位

可他没把“喜剧之王”的标签贴一辈子。去年接受采访时,他聊起“后事”的细节:“不要墓地,不想跟别人争那点水泥地;太太不同意,我就说留点儿骨灰做个小吊坠,像许冠杰把冠英的骨灰放后花园那样——想我的时候看看,比去墓地烧纸强。”这话传到网上,有人说“许老真敢说”,有人留言“突然懂了他的喜剧为什么好——因为把真话藏在笑里”,还有人翻出《鬼马双星》的片段:“小时候看他钱笑到打滚,现在看他说生死,突然想哭。”

如今的许冠文,一边接下学界的荣誉,一边还在帮新人改剧本:“现在年轻人拍喜剧不容易,但能让观众笑,就值得坚持。”而他自己,早就把“人生的上半场”写成了喜剧经典,“下半场”活成了“通透教科书”——不是所有荣誉都要裱在墙上,不是所有结局都要敲锣打鼓,就像他说的:“以前用喜剧逗大家笑,现在用真话教大家‘怎么活’——活着的时候认真演戏,死了的时候认真‘回家’,这就够了。”

网上有人“许冠文的‘双博士’,不是学历的证明,是‘认真活过’的勋章;他的‘生死观’,不是看破红尘,是把‘活着’的意义,活成了所有人都懂的道理。”毕竟,能笑着走完一生的人,从来都不是因为“没经历过苦”,而是把苦酿成了“能逗自己笑的酒”——就像他的电影,从来都是“笑着讲真话”,而他的人生,从来都是“认真活成自己”。

82岁影帝许冠文一年获2个博士学位